新疆年味:冰雪里的温暖记忆
作者: 甘锐峰 时间:2025-03-21 浏览:90
我出生在祖国辽阔的大西北,新疆北疆的一个小村庄,这里的冬天总是漫长又寒冷,但过年的气氛却格外热烈。小时候,每到腊月,妈妈就会一边念着“二十三,糖瓜粘,灶君老爷要上天……"的古老童谣,一边忙碌地筹备起来。只记得,她会严格遵循顺口溜,从腊月二十五开始,在厨房里煎炒卤煮,有热气腾腾的鸡爪、羊蹄,色泽诱人的牛肉,还有各种馒头、花卷。在她的巧手下,香气飘得老远。爸爸则会从偏远的树林里拖回一捆捆干柴,堆在墙角,用于对抗寒冷飘雪的冬夜。
记得有一年除夕,大雪纷飞,我和邻居家的小妹妹依偎在窗前,哈着气,努力透过模糊的玻璃向外张望。电视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,而我们则凝视着父亲在院子里扫雪的身影。他一下又一下地挥动着扫帚,似乎在与不断飘落的雪花进行着无声的较量。在小小的我们眼里,爸爸的身影在雪地里显得格外高大,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凝结成霜,像胡子一样长满了他的下巴。妈妈则在厨房里继续忙活,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和扫帚传来的声音,构成我记忆中最温暖的年味。
如果说下雪是过年的常态,那年夜饭就是新疆过年最重要的仪式。经过妈妈一整天的忙碌,我和哥哥会在桌上摆好六个凉菜、八个热菜,每一道菜都承载着妈妈的爱意。爸爸边喝酒边给我们讲他小时候过年的故事,说那时候物资匮乏,能吃上一顿肉就是最大的幸福。我们听着,心里既感动又庆幸,十分感激如今所拥有的美好生活。
平日里,我们常吃的手抓羊肉、大盘鸡、花馒头……这时候就要退居二线了,因为春节里有更丰盛的饮食。黄花鱼、大明虾、蛏子、鲍鱼等不常见的海鲜,都被端上了餐桌,让我们大快朵颐。吃完年夜饭后的守岁,是新疆过年的另一项传统。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,吃着瓜子糖果,看着春晚。到了12点,爸爸会带着我们到院子里放鞭炮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寂静的雪夜里格外响亮,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新年的到来。
如今,我离开了家乡,跟随夫家来到湖南生活。每到过年,总会想起新疆的雪,想起妈妈煮的羊肉,想起爸爸扫雪的身影。那些温暖的记忆,就像新疆的冬天一样,虽然寒冷,却充满了浓浓的年味。
新疆的年味,是冰雪里的温暖,是记忆中的乡愁。无论走多远,那份独特的年味,永远是我心中最柔软的牵挂。
上一篇:年夜饭的味觉记忆